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

第六週:不會累的飲食秘訣與「小結」

◎抗敏週記心得
同學在臉書分享一篇網路文章「吃B群解除疲勞的人危險了!」提醒過度仰賴B群的問題,靠維他命B群消除疲勞,只不過阻擋大腦發出疲勞訊號,來預支體力罷了!恐嚇完畢後,剛好B群也吃光了,所以本週撐著打工、上課,晚上疲倦感襲來讓腦子都無法運轉,追真相的過程中,發現我就是那群要補B的族群-體質虛弱加上身體機能差,才真正瞭解補B群對健康的重要性: 第一、並非預支體力,而是促進新陳代謝將營養素轉化為能量。第二、人體無法生成維他命B群且易流失,需額外補充。另外缺氧也是可能是我容易感到疲倦的因素,因為壓力大、呼吸道過敏、貧血,都會導致缺氧。所以飲食上,除了補充B群的保健食品外,可多攝取糙米、燕麥、蕎麥、薏仁,魚等,盡量以全穀類為主食,所星期四早上嘗試吃了一碗五穀粥,這是因為有五週的飲食和心態的調整為基礎,讓身體敏感度增加,下意識排斥美而美早餐太油膩,而願意嘗試的新選擇,是個人飲食的一大突破。倘若能持續的改善個人飲食,我想健康也會慢慢地找回來了!
本週複習了一本舊書,多年前因為家人生病而接觸「健康之道」,當時沒有太多的想法。隨著生命的經驗和體驗累積,回過頭再度閱讀時,開始對姜醫生提到得一些理念感到共鳴,她指出每個人都應該做自己的醫生,只要每個人都懂愛惜自己、尊重他人,透過飲食身心的方法,就能在規律中優游自在。但只靠食物使身體恢復健康是不夠的,因為個體健康是與全體、環境、地球的健康相互連結的,所以二十一世紀的健康觀念是包含以下四大原則:平衡觀、整體觀、相融觀、平等觀;而回到個體要有正確營養觀、淨化觀、自省觀、生活觀。其中,我對自省觀最為有感,若真能實踐,可以體會與人交往的快樂,和學習的快樂,在許多上都能再加以反思,人生的追尋會更有意義,誠如她所提:自然清淨的飲食、良好的生活態度、豐沛的生活關懷,三合一的健康模式就是最好的健康保險。

◎相關資料
姜淑惠(1999)。這樣生活最健康。圓神出版。

◎小結
你是以什麼準則,來選擇每天的食物?英語有一句格言:「You are what you eat.」我們身體靠每天進貢的食物維持生機,當然身體健康與飲食是有絕大的關係。一百年前,人們吃得多半都是完整的食物,也就是少加工、少農業、無生長激素的天然食物,現在因為工業化,講求效益,隨著慣行農法和食品加工的蓬勃地發展,飲食的內容和習慣有巨大的變化,加上作息混亂、缺乏運動,使得許多年輕人三十歲左右就有中年的鮪魚肚,爬幾步樓梯就喘吁吁,沉溺在健康危機中不自覺,口腹之欲遠勝於健康意識。除此之外,台灣過敏兒也是越來越多,因為醫療普及確診率提高,跟生活型態和空氣汙染、加工食品多半脫不了關係。正因飲食習慣和生活型態真的是決定健康的關鍵因素,所以每個人為健康可以努力的空間真的很大!就飲食上來看,每個人的體質、生長環境都不一樣,所以適合的飲食法也不盡相同,透過這次的實驗和體驗,找出合適自己的飲食方式,從自我觀察開始、自我覺悟開始,產生反思後去實踐,讓心擴大覺醒,而不隨著個人口腹之欲搖擺,且瞭解到消費時若能透過細膩的思考和選擇,不僅是個人健康而已,這塊土地也會變得更美好!通通是這一份作業的收穫。

尤其這學期服務學習認識有機耕種後,自己開始對台灣的農業有初步的認識,在一篇上下游新聞的報導中看到了一個驚人的數字:臺灣每年使用約3.7萬噸農藥,使用密度為亞洲各國之冠,每個臺灣人平均分攤快2公斤。在慣行農法的施作,走向極大的生產模式去壓低價格,所付出的代價,不僅是你我的健康,還有可能造成土地的荒蕪,正如報導裡所說:友善耕種的價值,不該是取決於價格。倘若能透過不同模式,如農民學院、社大假日農夫、或國小食農教育等,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認識蔬果栽種的過程,進而體認天然食物的珍貴,培養選擇食物的能力,營造一個友善農民的消費市場,也許也是台灣食育教育的一條路徑!大家一起為這塊土地努力吧!吼黑~(這是重返學生後最有趣的一項作業。)

第五週:不想當冰山一腳

◎抗敏週記心得
「冬天」榮登我最討厭的季節,除了因為季節交替,鼻過敏的情況會比較嚴重之外,手腳容易冰冷對我來說也相當困擾!冰冷的指尖,寫作業打字的時候覺得痛苦;冰冷冰的雙腳,也是睡眠時的夢魘。有時寒流來襲冷到連肩膀都覺得痠痛;有時穿得再多,四肢末端似乎就是自顧自地發冷!倒是最近晚上的慢跑運動,通常跑到第二圈,連指尖都會發熱,真的滿令人感動的!從中醫的角度談,手腳冰冷的人多半屬虛寒體質,因氣血循環不好,新陳代謝率差,造成末梢神經循環不好,而遇到溫差大,鼻過敏就容易發作。從西醫的觀點來看,有可能是體內血液量不夠,血紅素和紅血球偏低;或自律神經功能調節不順暢,血管變細所引起;或因為疲勞、身體衰弱,血壓低也會造成,上述的原因在我身上通通成立。
根據搜尋到的資料,想要改善手腳冰冷的問題最好從生活習慣和飲食下手。生活習慣上,除了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,還建議可以按摩和泡澡。至於飲食上,營養均衡、熱量足夠也是改善手腳冰冷的方法,首要四季都不要吃冰,遊戲規則跟擺脫過敏是一樣的。其次可以補充維他命E,可擴張末梢血管。食物群包括,堅果類、完整五穀、綠葉蔬菜等;以及多攝取維生素B3,菸鹼酸對於穩定神經系統、循環系統很有幫助。食物群有:雞肉、牛肉、魚、番茄、葉菜類蔬菜、堅果、蘑菇等。最後可以加強溫補類的食物,如桂圓、紅棗、薑母、黑芝麻、花椒、胡椒等。因為本週閱讀《食物的真相》中提起老祖宗菜單必備的三種食物-蔬果、堅果、魚,和上述資訊重複出現的關鍵字是「堅果」,讓我決定去採買無調味堅果,來加強個人飲食和營養。
一方面基於個人好奇,一方面想精打細算,走訪了好幾家的有機商店,包含野菜村、聖德科斯、統一生機超市、里仁、主婦聯盟等,邊盤算堅果每公克的價格,邊覽閱貨架上商品,發現很多Made in Taiwan的台灣品牌也都在架上,如:溪底遙的醋、日月老茶廠的茶、阿原肥皂等。這件事強化了我走進有機商店的動機,因為我是「MIT」的擁護者,原來選擇購買這些商品,除了健康、友善環境外,又多收集到一個理由,就是支持在地產業,真是額外的收穫!但願補充些堅果,我的自律神經可以穩定點,這份作業讓個人理想的飲食圖像也越來越清楚!

◎相關資料
Jill Fullerton-Smith(2007)。食物的真相。商周出版。

◎有機商店網站
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http://www.hucc-coop.tw/
聖德科斯天然有機食品http://www.santacruz.com.tw/
里仁http://www.leezen.com.tw/big5/index.asp